优秀教师的教育信条(2)
优秀教师的教育信条汇总
(资料图片)
教师的教育信条篇3
每一位教师都自己的工作信条,我也不例外。我一直信奉以下几条教育信条:
一、平等对待学生
春游时,是与四年级学生一起坐的车。刚下车,有个男生就迫不及待地跟他的班主任老师和其他同学叫了起来:“今天我和校长做在一起了!”对这个说,跟哪个说,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不由得使我好奇起来:他为什么还这么高兴?于是,我找机会和他聊了一下。他成绩一般,人很机灵,估计也有点儿顽皮。他说,他自上学到现在,不管是被老师找着谈话还是老师个别给他讲作业,从来接没有和老师“平起平坐”过,更不用说和校长坐在一起,而且一坐就是十几分钟。更让他开心的是,我们两人还说了好多话(其实,我也接问他家住在哪里、最喜欢什么活动、这次春游好不好玩之类无关紧要的话)。那同学的话使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变成了沉甸甸的思考——我们的学生多么希望与我们老师有平等交流的机会啊!由于缺乏这种机会,他们已经把与校长坐在一起看成了一种莫大荣耀,这不是太可怕而有太可悲了吗?
新《课标》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和发展精神新型师生伦理关系。我认为,新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的沃土。孙敬修老先生曾经说过:“让学生爱你,亲近你,你才能赢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应该从那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俯下身来,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既能欣赏学生的成功,有能宽容学生的确过失,既要与学生谈学习、谈理想,有要与学生拉家常,既要是良师,有要杀益友。只有这样,这样,学生才会亲你、爱你;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独立人格、有健康心理、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二、欣赏学生
欣赏不同于无原则表扬,是出于真诚,是对学生人格的肯定,教师对学生的欣赏是教师的道德的要求,也是教师博大胸怀的一种表现。天才在教师的欣赏中诞生,教师微笑的眼睛里有“爱迪生”。教师热情的赞扬里有“牛顿”。懂得欣赏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工作中应怎样去欣赏学生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1、在课堂教学中欣赏学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欣赏学生的主要舞台,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再多,时间再紧,也不能吝啬对学生的欣赏。因为真诚的欣赏可以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中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次出色的朗读,一个巧妙的解题,一个新颖的提问等值得我们教师去欣赏。中外许多优秀教师都十分重视在课堂中运用欣赏艺术,有人听了美国一位生物老师上的一堂《蚯蚓》课,他拿到许多蚯蚓的味道有点咸时,老师问:“你怎么知道?”学生答:“我刚尝过。”这时教师没有讥笑和讽刺,而满含热情地说:“我真佩服你探索知识的勇敢精神,老师向你学习、为你鼓掌。”随即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2、在集体活动中欣赏学生。集体活动中学生一个动听的故事,一个优美的舞蹈,一个巧妙的点子,以及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都在渴望同学和教师的欣赏。3、在批改作业中欣赏学生。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渠道,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的一座桥梁。曾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了一封信,为自己在考试中失手而懊恼,觉得辜负了我的希望,问我是否对她感到失望。我在评语中肯定地告诉她,我为她的努力而骄傲,老师相信你的能力。虽然以后我们没有再交流过同个问题,但我从她的眼里读到了自信和士气,从此她更努力了。4、在学业报告中欣赏学生。在给学生的学业报告中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宜用第二人称写一些欣赏性的评语。
只要我们教师敞开胸襟,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一定发现学生中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们欣赏的。
三、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叫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应充分利用教材,加强思想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口号式的、教条式的,应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还要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更要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榜样。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须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书育人,教导合一。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