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释诋毁他人的品行。一说谓德行有亏缺。《淮南子·氾论训》:“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於众。” 高诱 注:“好揜人之善,扬人之短,訾毁人行,自独卑藏,众人所疾而不容之也。一曰:訾,毁也;行有毁缺者[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非议轻视。《新唐书·元稹传》:“变詔书体,务纯厚明切,盛传一时。然其进非公议,为士类訾薄。”《明史·沉迅传》:“ 迅 本由 嗣昌 进,随众詆毁,时论訾薄之。”[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过错与缺失。訾,通“ 疵 ”。《新唐书·吕元膺传》:“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体。以疾改太子宾客。居官始终无訾缺。”[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资助供给。訾,通“ 貲 ”。《史记·平準书》:“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然兵所过县,为以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赋法矣。” 清 方苞 《谢季方传》:“数年中,旧业尽摽,薪米半吾家訾给。[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计量亩产量。《商君书·垦令》:“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 蒋礼鸿 锥指:“ 李奇 曰:‘訾,量也。’盖谓案亩而税,量一亩所出粟而赋之,额既一定,故上壹而民平。”[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指 汉 代为官时应具备的资财数。訾,通“ 貲 ”。《汉书·景帝纪》:“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廉士算不必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限訾十算乃得为吏。十算,十万也。” 王先谦 补注:“ 何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