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 1体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 2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 3七年级体育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集体在教师口诀指挥下做动作,在教师口诀提示下注意做好正确的跑步姿势,二学习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教学步骤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体育教学案例及反思2017-12-08 22:58:27 | #1楼回目录
教学内容:1、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
(资料图)
2、活动性游戏:“闯三关”“进客厅”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的动作要领,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2、通过系列游戏活动,提高身体的灵巧性,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难点:踏跳准确、有力;落地轻巧。
教学方法:形象化、游戏化等。
教具准备:录音机一台、小红花若干朵。
教学过程:
一、思想动员
(一)、集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内容、目标。
目标:1、集合快、静、齐;2、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教法:1、教师语言启发引导。2、教师宣布课内容、目标,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组织:四列横队
学法: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认真听老师宣布课内容及目标。
时间: 3分钟;
练习:(一)立正、稍息、看齐;
(二)原地踏步——立定。目标:听指挥,步调一致,朝气蓬勃。教法:1、教师提示动作要领。2、口令指挥练习学生练习。3、启发学生向解放军学习,听指挥,队列整齐,步调一致。4、表扬激励。 组织:四列横列。学法:1、认真听老师提示。2、集体在教师口诀指挥下做动作。3、在老师语言激励下动作准确整齐,精神振奋。时间:2分钟。
二、 出发,慢跑。目标:1、身体进入准备状态。2、情绪进入兴奋状态。教法:1、教师口诀下提示跑步正确的姿势。组织:成两路纵队绕场跑。学法:1、在教师带领下慢跑。2、在教师口诀提示下,注意做好正确的跑步姿势。时间:3分钟。
三、(一)仿生练习:1、虎行2、蛙行3、袋鼠跳; 目标:1、提高身体各部分的活动能力;
2、发展模仿想象及自我表现能力。教法:1、用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依次依次模仿,如:“池塘里的小青蛙正呱呱地捉害虫13、教师巡视观察,表扬鼓励,激发兴趣。 组织:圆内散点。学法:1、学生在老师语言语言启发下,依次做仿生练习。2、动作形象,情绪饱满,课堂活跃。时间:6分钟
(二)学习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1、一步踏跳,双脚落地;2、走2-3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难点:踏跳准确、有力;落地轻巧。目标:1、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的动作;2、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能力。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跳“小沟”的动作,简介踏跳区概念,提示重、难点;2、教师与学生共述动作口诀;3、教师以动作口诀指挥学生练习,动作练习先分解后连贯,速度先慢后快:4、学生自练,教师巡视指导,反馈信息,矫正回授,鼓励进取:5、请一位学生示范正确动作,教师示范错误动作,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6、分组检查评比,给优胜者颁发小红花:7、归纳小结。组织:圆上
散点学法: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注意观察,记齐读动作口诀;2、自己体会动作;3、两人一组互帮互学、互检互评;4、示范下正、误动作,对比分析;5、分组评比,小组长负责组织检查,给完成动作好的学生颁发小红花,以获取花多的组为优胜组;6、相互鼓励。时间:16分钟
(三)、活动性游戏: 闯三关、进客厅。方法:每两个人一组,成二路纵队站立、远出三对摇绳者,保持一定间隔,按同一节奏摇绳,教师发出“开始”的信号后,两人手拉手跑过三根摇动的长绳、顺利通过三关者为胜,碰绳者与摇绳人互换。目标:1、提高身体的灵巧性;
2、增强参与群体活动的乐趣;3、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教法:1、教师简述游戏方法、规则并示范;2、生共同游戏;3、抓住时机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从小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4、游戏结束进行小结,奖励红花,鼓励进龋组织:圆内散点 学法:1、认真听讲解,注意观察;2、与教师共同游戏;3、两人或三人自由结成好朋友组参加游戏;4、相互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时间:6分钟
(四)联欢活动1、“幸福拍手舞”(配乐);2、小结课情况;3、按常规下课。目标:放松整理,身心愉快。教法:1、教师提示动作要领;2、领学生随音乐起舞;3、小结本次课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提出希望;4、布置收整器材;5、按堂规下课。组织:四列横队 学法:1、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2、跟教师随音乐起舞;3、注意听教师小结本课情况;4、师生互道再现;5、协助教师收整器材。时间: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与运动有利于活跃情绪,激发兴趣。身心进入准备状态,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不喜欢呆板,爱模仿,也善于模仿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运用形象化、儿童化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创造情境,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发展儿童的多种能力,使体育课在愉快、欢乐中完成。融学习、锻炼、娱乐为一体。教学步骤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口诀化教学符合精讲多练的原则,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互帮互学、互检互评,表现自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2017-12-08 23:00:22 | #2楼回目录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体育
3、学生课前准备:穿好运动服或宽松的衣服,鞋子最好是运动鞋。
二、教学课题
本课教材选自省编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五册第六课。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处理紧急的意外事故做到自我保护。
2.技能目标:1、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
1
3.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滚动圆滑,滚成直线。
2、难点:低头含胸,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团身紧。
教学准备:
小垫子40块;体操垫1块;白纸10张;篮球5个;小正方形纸箱5个,电脑1台,背投影仪1台,小音箱1台,优盘1个。
教学方法:
1、表现法:通过感知,是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对本节课学习的动作的了解和尝试。
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动作完成的要领。
3、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更好的去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上课前6分钟先让学生在教室观看前滚翻的视屏,简单的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动作要求。
【设计意图:利用视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纯
整队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引导学生分组分别用篮球、小正方形纸箱进行比赛,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步骤:
1、原地蹲撑,屈臂,低头练习。教师在体操垫1块做示范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直观的看清楚老师的动作,并知道前滚翻开始的动作】
2、辅助性练习:学生分组仰卧团身前后滚动(4次)
【设计意图:是学生分组练习找到前滚翻的惯性动作】
要领:团身紧、手抱小腿前后滚动。
2
3、低头夹白纸,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前滚翻(3次)
【设计意图:低头夹白纸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做到低头含胸这一动作难点】
4、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完整的前滚翻练习。(3)
【设计意图:教师给与适当的帮助与保护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的完成前滚翻动作】
5、分组各自练习,找出做的好的同学,行表扬。
【设计意图:有效的语言刺激能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更好的学习动作要领,找出别人做好的原因,自主学习动作。】
6、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放松活动。
7、本课学习点评,宣布下课。
五、学反思:
《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采用形象的物体比较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教师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有选择的练习,自我风采展示,学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有了求知、求学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又得学生滚不成直线,在下节复习课上要想更多的办法来纠正。
3
七年级体育课教学案例及反思2017-12-08 22:58:46 | #3楼回目录
七年级体育课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例如:我所教的初一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该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善。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