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热点评!个人课题阶段性小结

2023-06-11   来源:万能知识网
  1. 1个人课题阶段性小结
  2. 2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及反思
  3. 3数学课题实验个人阶段性小结

高三政治学科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让他们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分一分。


(资料图片)

个人课题阶段性小结2017-11-06 16:35:24 | #1楼回目录

《高三政治学科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及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太原成成中学 贾志坚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积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大胆探索,使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对前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一下小结。

1.开展调查研究,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立项以来,我就积极着手对高三政治学科复习所涉及的一些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与相关任课教师的交谈,了解在高三政治学科复习中所遇到的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常见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在复习中所需要得到的帮助有哪些,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博览各种教育书刊,深切领会其中蕴涵的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科研理念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升华,不断提高自己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和素质。

3.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高科研实践能力

利用这个学期恰好带毕业班的机会,积极将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在每一节课前都进行认真的准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努力挖掘学生在复习中的兴趣点,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惑和希望得到的帮助,将其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邀请本学科组的教师前来听课,在评课议课中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探索了提高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基本策略。(1)课前准备要精心,目的明确。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所得进行认真的教学准备,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积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课不同于常规课,学生不是在学习新知识,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才能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2. 师生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有效的复习教学,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如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诊断问题、学生学习疑惑调查的及时和有效与否的问题等。

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及反思2017-11-06 16:35:55 | #2楼回目录

李斯耀

本学期我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及个人计划进行了实验,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在研究中发现了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感觉自己在慢慢的成长”; 现将本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1、配合中心组的领导完成了“围绕教材进行研究”的有关内容。

因为教材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所以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领会精神,然后再去研究教材教法。本学期我主要完成了毕业班岗前实训教材的内容对比解读;主要对比整理了新旧教材的编排上的异同点;分析了新旧教材变化的原因,预设了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教材研读进行了反思。

2、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本学期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上课题研讨课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收集,根据课题组教师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及案例分析。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3、坚持以写作主阵地。

课题研究离不开写作,于是在老师们每周二下午授完课后我就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了平时工作中多观察与思考,捕捉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研讨,并且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及时写下来,记录下来。做好积累工作。不管是成功和 1

失败,积累这些经验,也是我平时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

4、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存在的不足)

(1)、自己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我在课题研究中跟踪调查与反馈程度还不够,很多停留在交流讨论上,还没真正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3)、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自己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利用课堂资源的资料。

总之短短的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进步。

2

数学课题实验个人阶段性小结2017-11-06 16:34:32 | #3楼回目录

我校《关注生命,有效引导,促进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课题自2006年5月立项开展研究,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学期我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个人的一些小课题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就“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课堂问诊,案例剖析。但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也缺乏相关经验,有时知识与技能目标不能当堂落实。鉴于此,近阶段我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研究,现将这一阶段的情况简单总结。

一、业务学习,充实理论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能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教书备课之余写下不少于三千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学习内容有《有效教学探析》、《有效运用评价,培养学生乐学情感》等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小学数学教育》上刊发的一线教师的心得体会,也从网上收集整理资料如动态生成的起源,预设与生成的内涵,有效教学的策略等。本人能通过学习开阔自己视野,明确思路,对自己今后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能借助学校博客这一交流平台,发表看法和个人成果,与志同道合的老师共鸣。这一学期,我通过学习专家的理论,剖析教学案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内化了对有效引导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研究的认识。

二、 献课询教,保证行为跟进

十月份,借学校“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展示”的东风,我除了自己准备一节一年级上册的《整理房间》一课,同时也观摩了同校教师的两节课。在备课的时候,我给自己制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观察表。观察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1、是否把课程目标具体为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

3、是否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活化教材?

4、所设计的学习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

5、教师是否合理运用评价?

6、教师是否有效关注学生?

为了能较好了落实以上这几项内容,我下了功夫钻透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并并活化教材,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这节课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分类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不但使用了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准备了图片,还充分利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分同学、分铅笔、按男女、高矮排队回教室等等。让他们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分一分。这样做,不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锻炼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使得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本节课的一个环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教师让学生把铅笔进行分类时,学生不仅能按长短分,还有的学生能按颜色分成红色、黄色、蓝色等,按材料分成木制铅笔和自动铅笔,还可以分成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削了的和没削的分类方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本课分类的初步认识学生掌握得很扎实。上完这节课后,我与多位听课教师围绕本节课数学课堂中学生知识目标的落实,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的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解剖,并及时形成了书面材料。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有效引导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研究有了自己的初步模式。

三、实验研究的思考

随着有效引导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研究深入开展,课题组的老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追求更简约、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实践中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教学机智,深厚的知识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教师多练“内功”,更新和充实知识储备,让教师获得更好的个人专业成长是课题组思考的问题之一。

2、如何做到有效地关注全体学生,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也是下一阶段我要研究的重点。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