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公共财政学名词解释(3)

2023-03-24   来源:万能知识网

公共财政学名词解释

30增值税:是商品课税的一种,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它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

有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其最大特点是在就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


(相关资料图)

32营业税:是商品课税的一种,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其主要特点是计算征收较为简便。

31消费税:是商品课税的一种,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是在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增加的一道税种,其目的在于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凡从事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消费税的纳税人。

33企业所得税:是所得课税的一种,课税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实行独立核算的所有企业和组织,税率33%。

34个人所得税:所得课税的一种,课征对象是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一般采取属地原则。按税法规定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5资源税:对自然资源的课税称为资源税。资源税有两种课征方式:一是以自然资源本身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必须是私人拥有的;二是以自然资源的收益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往往为国家所有。前一种资源税实质上就是财产税。

36遗产税:是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在国外有时也叫“死亡税”。其功能是对遗产和赠与财产加以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

37拉姆斯法则:也称逆弹性命题。是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这表明,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的潜在扭曲效应也就越大。因此,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如果对无弹性或低弹性商品(如食品)采用高税率征税,会使总体超额负担最小化,是一种最适税制。

38国债: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它是一种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具有偿还性和认购上的自愿性;同时又是一种预期的财政支出。国债与私债具有本质的不同,私债的发行依据是财产和收益,而国债的担保物是政府信用。

39国债回购:是指国债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承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价格购回同笔国债的交易活动。如果交易程序相反,称为国债逆回购。国债回购是在国债交易形式下的一种融券兼融资活动,具有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质。

40国债负担率:国债的应债来源,从国民经济总体看就是GDP,所以国债规模通常是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称为国债负担率。从个别应债主体看,则以当年发行额占应债主体的收入水平的比重来表示。

43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政府的财

政活动的一面镜子。但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所以,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同时,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可生效,因而又是国家重要的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国家预算包括多种预算形式和预算方法,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41债务依存度:是表示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是指当年国债发行数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用以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称为债务依存度,也可间接表示偿还能力。

42国债一级自营商:是指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由财政部认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可以直接向财政部承销和投标竞销国债,并通过开展分销、零售业务,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发行市场顺畅运转

44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划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45增量预算: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的。世界各国的预算主要采取增量预算的方法。

46零基预算: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47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只要政府有效地利用商业竞争机制,就能从市场上买到最佳性能和低廉价格的商品和服务,就能节省费用,使公民缴纳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效益。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采购制度的程序一般分为确定采购要求、签订采购合同和管理、执行采购合同三个阶段。

48国家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序。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改变。

分级分税预算体制: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在西方财政学中称为财政联邦主义。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分级预算体制的要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2、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3、在明确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4、预算调节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和横向调节两种;5、各国分税体制应符合本国政治体制和历史沿革。

49转移支付制度:又称为预算调节制度。有纵向转移(或纵向调节)和横向转移(或横向调节)两种形式。纵向转移的典型做法是补助金制度,中央从各地征收国税,同时对每个地方给以补助。补助金分无条件补助、有条件补助和专项补助。

横向转移是由“富州”向“穷州”转移支付,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不再通过中央预算。

50结构性财政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一般用于分析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将赤字作为外生变量看待。这种赤字是假定经济已经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在这种假定条件下,经济中便不存在未被动员的资源,赤字会直接引致总需求的增加,并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调节总供求关系。结构性赤字是一种人为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是按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划分的。周期性赤字由经济周期的波动自动产生和消除,是内生变量。结构性赤字是外生变量,是人为的赤字。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

5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的一种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或通货紧缩缺口,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5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的一种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包括:税收自动的自动稳定效应、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失业救济、超额累进税率)。

5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的财政政策之一。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就是平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会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在减税与增加支出并举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赤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同于赤字财政政策。

54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的财政政策之一。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小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如果总供求原来就是平衡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如果在一定经济状态下,增税与减支同时并举,财政盈余就有可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

55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的财政政策之一。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要保持平衡。但是,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并不等于中性财政政策。

56宏观税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财力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宏观税率高意味着政府集中掌握的财力或动员资源的能力高,反之则低。

57购买性支出乘数: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也反作用于经济。财政政策中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国民产出(GNP)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购买性支出乘数。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方程式可以推导出,购买性支出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这表明,1,该乘数为正数,即国民收入与购买性支出的变动方向相同;2,政府增支时,国民收入也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边际消费倾向)倍;3、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财政学 名词解释2017-04-09 09:52 | #2楼

1、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它是社会公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与模式。

2、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不同级次的政府之间以及同一级次的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的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3、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5、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6、经济归宿:是指课税后,经过各种经济调整或经过转嫁税收的最终归宿。

7、政府预算:是由财政收支一览表为主要内容所构成的政府的财政资金的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反映政府收支数量与结构的法律性文件。

8、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化。

9、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10、政府采购: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活动或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运用财政资金在国内外市场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

11.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2分)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1分)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1分)

12.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临时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4分)

13.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预算,(2分)通常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2分)

14、政府公共预算:是反映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凭借其国家权力取得的收入和用于维持政府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支出情况的预算。

15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16养老保险:国家通过立法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当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依法判定其进入老年,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和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以保障其晚年生活的制度。

17国债:国债就是中央政府依据信用原则筹集财政收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活动。

18、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

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19、财政:从经济学方面来看,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

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0、国债的期限结构:以偿还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永久国债。短期国债是偿还期在1年或1年以内,中期国债是偿还期在1-5年或1-10年,长期国债是偿还期在5年或10年以上,永久国债是没有偿还期,只是按年付息。

21、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政府对不同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

22、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财政)对下级政府(财政)的无

偿补助或拨款,而财力无偿转移的方法、规则和程序则构成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2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指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

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24、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

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25、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这种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

自动发挥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二是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26、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能够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27、养老社会保险的现收现付式: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

金。是一种依靠后代养老的保险模式。

28、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有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3分)

29、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丧失劳动能力者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帮助者所提供的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制度(3分)。

30、黄宗熙定律:即每次经过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反而会上升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向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后人将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熙定律”。

31、国债依存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年公共债务发行额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该比例说明一个国家当年公共支出对公共债务的依存程度。

32、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33、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谓公共物品。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4、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这也称财政支出的扩

张论。

35、税收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的,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以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

36、国债负担率: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

37.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1分)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39.国债——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形成的国家债务。

40.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自动对经济发生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它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就可对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性;二是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42.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证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43.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

44、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支出是通过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的后果没有任何区别,长期中债务和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是等价的。

45.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市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1分),是重要的国家立法文件。

46公共财政:指国家或政府以公共权力行使者的身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 47外部效应:指一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48拉弗曲线:由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设计并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49财政赤字: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并用红字反映的数字。

50.分税制:就是按税种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收入的一项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的一种通行做法。

51混合产品:指兼有私人产品性质与公共产品性质的产品。

53预算管理体制:是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预算管理权限和资金收支范围的一项制度。

54、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55、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6、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法标准的确定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

财政政策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