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信号出现新变化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基金存款安全房贷额度
2018年以来,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在不同时间分别指向小微民企、碳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稳增长的同时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兼顾“稳总量、调结构、促平衡、防风险”之间的平衡,在提升货币传导效率、落实产业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宽货币和宽信用的重要抓手。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4月以来政策层面已先后推出4400亿元再贷款工具,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以及400亿元普惠养老领域再贷款,并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着力支持科技、物流、绿色、养老、小微等领域,将撬动1万亿元以上资金,支持信贷平稳增长。
但如同前期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既能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央行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与总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配合。为此,在后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要求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需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充分发挥正向激励和精准滴灌作用,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进有退”,避免在某些领域“用力过猛”。
信号六:信贷“总量稳、结构优”,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平稳适度增长
与一季度“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求相比,二季度执行报告更加强调“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一季度“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也转变为二季度的“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或意味着下半年央行淡化信贷总量增长,更加强调信贷增长的平稳性、有效性和结构优化。
为此,央行在“专栏3”中详细阐述了近年来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指出2010年以来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一方面,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信号七:需求收缩冲击贷款定价,5年期以上LPR有望继续出现非对称下调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2年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较年初下降42bp,创有统计以来新低。反映出上半年贷款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稳定贷款投放政策与市场竞争压力共同挤压贷款定价下行;虚增冲量增多,贷款久期缩短,导致加权平均利率下行;今年以来推出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释放红利,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后续来看,“宽信用”的实现过程相对缓慢,信贷供需矛盾犹存,预计企业贷款利率仍有自发性下行空间。
同时,6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2%,较年初大幅下降101bp。按揭贷款利率在二季度降幅加大,与5Y-LPR利差大幅收窄至17bp,创LPR改革以来新低。尽管上半年5年期以上LPR实现大幅调降,按揭贷款利率也持续处于下行通道,但在当前涉房类贷款疲弱环境下,与前几年实际执行的7-9折后利率相比,下半年按揭贷款利率仍存在一定下调空间,5年期以上LPR有望继续出现非对称下调。
信号八: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对于市场关注的房地产问题,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基本延续了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央行年中工作会议的定调,强调“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对于房地产当前面临的困境,强调“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在前期一系列稳地产政策举措下,房地产市场边际回暖,但7月个别楼盘“停供断贷”事件导致居民购房信心不足,房地产销售再度转弱,居民端缩表迹象延续。同时,在防风险诉求提升、储蓄率位于高位、房贷和商业贷利率倒挂、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率缺口不断扩大等因素叠加影响下,按揭早偿率有所增加,房地产链条融资稳定性有所减弱,宽信用根基仍不扎实。为此,在“因城施策”的政策导向下,近期北京等地针对老年家庭、二孩及多孩家庭、新市民等特殊群体出台购房支持举措,郑州设立纾困专项基金、中国华融与阳光集团召开纾困战略合作会议,多地试水“交房即交证”不动产登记模式……为达到“三稳”(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状态,未来需求侧存在持续放松的可能,预计各地政府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出台各项稳地产举措,包括但不限于一些城市“四限”放松、“认房又认贷”原则调整支持改善性需求、按揭利率进一步下调等,以提振信心、激活市场。
信号九: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
与一季度强调“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相比,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要求“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意味着风险防范与经济发展需统筹推进。
为此,近期重要会议关于平台经济治理的表述逐渐转向积极,助力稳经济、稳就业。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央行年中工作会议指出“督促平台企业全面完成整改,实施规范、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意味着在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的基础上,相关政策举措已经开始转向通过鼓励和示范等方式来推动平台经济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此外,针对前期部分地区风险事件,提出“进一步深化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发挥风险差别费率的激励约束作用,提高早期纠正的权威性”,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丽云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