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百科  > 信用卡   > 

全球负责任投资发展及启示基金

2022-08-13   

  负责任投资的浪潮也深刻影响了国内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企业的ESG表现纳入投资决策,以及通过行使积极股东主义的方式推动被投公司关注可持续性议题和加强管控ESG风险,促使许多大型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践行社会责任,改善自身的ESG表现。一些公司开始结合自身业务建立自上而下的ESG管治架构体系,申明负责任的价值观,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文件,并积极主动地开展ESG信息披露。


  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地缘冲突等不利因素使得全球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脚步放缓、陷入停滞(甚至有所倒退),联合国提出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计划在当下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我国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将“双碳”目标、共同富裕等纳入国家战略,也同样亟须发展负责任投资,以调动足够的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发现,我国在发展负责任投资方面仍然存在多个方面的现实困难和挑战。


  负责任投资理念诞生于欧美地区,进入中国时间不久,社会整体上缺乏对相关概念完整和清晰的理解,甚至出现了一些过度庸俗化、功利化的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识的形成,不利于采取共同行动。


  中国内地尚未出台关于ESG投资产品的规范,部分ESG主题基金的选股背离相关原则,存在产品名不副实的“洗绿”嫌疑。近年来,欧盟、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出台了各自的ESG基金产品标准,较好地起到了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基础条件和背景,在推进负责任投资时应考虑本土化差异。完全照搬欧美国家主导的ESG评估方法直接运用到国内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亟须加强本土化评估方法学的研发和创新,提升我国负责任投资的实质性和可应用性。


  开展有效的负责任投资需要对企业非财务表现进行全面、深入、量化的考察,而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要求和标准,企业相关信息披露行为以自愿性披露为主。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2022年7月初,A股上市公司披露非财务报告仅有1442家,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三成左右。同时,信息披露的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连续性等方面仍有很大改进空间,对负责任投资的规模化、实质化发展造成了阻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问题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关联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寻找系统性、体系化的策略措施。我们期待通过政、商、学、社、研等各方联创,共同打造负责任投资的本土化落地路径和不断涌现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先进样本。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