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百科  > 信用卡   > 

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二季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367.7万亿元,同比增速9.4%中国银行债券存款定期存款激活

2022-09-02   

着下半年稳增长、促经济、保民生等多项举措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银行业资产质量将得到边际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增强经营稳健性,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以高质量风险管控助力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2021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推进发展转型,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进管理运营的全面数字化革新。随着战略性业务布局持续深化,新兴行业及重点区域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商业银行改革转型新动能不断积聚。


  一是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国家政策与监管部门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持续推进,国有银行机构普遍在章程中明确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之中,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加强;规范治理体系,提升“三会一层”履职效能,多元化的股权结构逐步形成,独立运作、有效制衡、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运作机制日益完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经营活力,同时强化外部市场约束,优化治理环境;加大沟通力度,增强信息披露主动性;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二是财富管理业务加快转型升级。在政策指引以及银行业自身推动下,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趋势,加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积极参与到“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大资管”链条中,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需求。一方面正在实现从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转型,持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产品筛选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内外部合作,构建财富管理生态圈。


  三是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加速构建。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数据+技术+平台”,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资源投入,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数量持续增长,通过对业务经营、数据治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等各个层面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更稳定、可持续的银行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同时着眼于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智能客户服务模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基于服务体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1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安排,优化信贷供给结构,高效配置金融资源,聚焦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持续发力、集中发力、精准发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增质提效。


  一是大力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一系列重要要求。银行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的决策部署,加大对科技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资金支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科创金融新模式,扩大特色科技金融产品覆盖面,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持续完善科创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提升科创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2%,较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12.1个百分点;共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959家,同比增长14.4%。


  二是推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以来,中国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双碳目标指引下,“1+N”政策体系逐步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余额分别为8万亿元和4.93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余额的66.2%。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绿色金融支持新领域,深入挖掘转型金融潜力,信息披露日益强化。


  三是多措并举服务新市民。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通过加强创业就业金融信贷支持、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创新模式保障新市民教育养老、提升服务能力等举措,不断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形成培育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良好土壤,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帮助新市民群体在城市安居乐业。


  四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优势凸显。面对新形势下不良资产处置需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充分发挥风险处置功能齐全优势,集中资源介入不良资产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托管救助、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国有企业主辅剥离、大型实体企业纾困、企业违约债券收购等,通过风险隔离和集中处置,稳妥有序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发展大局稳定成效显著。新发展格局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持续深耕不良资产市场,不断延伸主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大不良”经营格局,借助金融科技创新资产处置手段和风险管理模式,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产价值,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


  五是深耕养老金融服务领域。当前我国养老金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养老金、养老产业、养老服务等金融领域发展迅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完善企业级、战略级服务体系构建,提升全生命周期资产配置能力,完善客户增长、促活、成长体系搭建,优化渠道布局,加强社区交互,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下一阶段,面对依然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充分发挥金融职能,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继续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加强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