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杨亮离职 或将加盟渤海证券任副总上海东莞天津
2022年6月10日,证监会官网集中公示了三张罚单,国融证券投行业务违规问题又被监管重新拉回了公众视线。
证监会指出,经查,因国融证券在担任上海富控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控互动”)出售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技桩业”)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顾问过程中,未对标的资产的收入、关联交易及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等情况进行审慎核查,违反了相关规定,故证监会依规决定对国融证券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证监会同时对国融证券时任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负责人采取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杨亮已在国融证券工作多年,此次离职不知是否与6月的监管处罚有关。他离任后,
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监管继续压实中介机构责任,针对券商投行业务违规行为频频出手,保持高压态势。
国融证券此次被罚的缘由可追溯至2016年。2016年10月,富控互动将其持有的中技桩业94.4894%的股权转让给中技集团子公司上海轶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轶鹏”),而上海轶鹏以其持有的中技桩业股权对富控互动提供反担保,实际控制人颜静刚、中技集团承诺与上海轶鹏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国融证券在此次交易中作为独立财务顾问,出具了独立财务审核意见。但随后,富控互动被查出2013至2016年利用中技桩业虚增收入及利润,并存在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问题。
因涉嫌尽职调查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国融证券在当时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但立案的消息由国融证券股东长安投资在私募债市场以特定对象的方式进行了小范围地披露。
2021年3月24日,中国证监会向公司下达了《结案通知书》,因违法行为轻微,对公司不予处罚,本案结案。富控互动于2021年7月21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对于重新被证监会采取监管谈话措施一事,国融证券回应称,收到本次监管措施决定后,公司专门组织学习,将引以为戒,认真查找和整改问题,严格执行投资银行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切实提升投行业务质量。
证监会还认定国融证券时任负责上述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财务顾问主办人为不适当人选,暂停执业三个月(2022年6月7日-9月6日)。
原在2016年至2017年担任上述资产出售项目的财务顾问主办人的左宏凯以及刘彦辰两位保荐代表人此次被暂停执业,但相关资料显示在2017年7月4日,二人因工作变动原因不再担任该工作,转为国融证券另外两名财务顾问主办人高小峰与时菁接替。
随后左宏凯于2017年1月离开国融证券,并于同年3月入职华创证券,且在岗至今;刘彦辰则于2017年6月离开国融证券,并在同年7月也入职了华创证券,也在岗至今。
后续负责持续督导的财务顾问主办人高小峰也于2022年3月离开了国融证券,而时菁目前在光大证券就职。
在意外不断的2021年,国融证券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年度成绩单。根据其2021年年报,国融证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14亿元,同比增加 38.03%,合并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 209.72%,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也大幅提升。
老东家业绩不错,而杨亮即将加入的“新场”2022年也或将有大动作。
2022年6月6日,渤海证券发布更新后的招股书,上市终迎重要进展。
公开信息显示,渤海证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立足天津的证券公司,泰达国际为公司控股股东,直接持有 26.96%股份。2016年10月,渤海证券接受上市辅导,2021年12月发布首次招股书,拟上交所主板上市。
2019-2021年,渤海证券营收分别为27.21亿元、29.56亿元、30.07亿元,归母净利9.4亿元、11.05亿元、18亿元,2021年净利增速远超营收。细分业务,自营、经纪总计占比超八成。
相较强悍的自营业务,投行业务则凸显弱势:2018年—2021年,收入分别为2.13亿元、4.17亿元、1.55亿元和1.43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3.32%、15.33%、5.25%和 4.77%;净利分别为0.93亿元、2.39亿元、0.26亿元、0.06亿元,均呈下滑之态。
杨亮恰巧是投行业务领域的专家。
以2020年一季度为例,国融证券承销公司债17只,承销金额113.3亿,据Wind资讯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公司债承销排行榜显示,国融证券公司债承销金额排名行业第18位。国融证券投行业务团队凭借专业能力和优质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这些都是在杨亮到任国融证券之后发生的。
或许,这是渤海证券选择杨亮最重要的原因。行业大环境不断变化,竞争激烈、又处IPO冲刺时段,高层调整也是常态。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