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虫病
2022-10-13
锥虫病(trypanosomiasis)是经舌蝇传播,由锥虫(trypanosomes)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锥虫虫种不同而异。
锥虫病(trypanosomiasis)是由锥虫感染所致的原虫感染性疾病。锥虫病有两种,即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以幼童最常发生,且症状比成年人严重,主要表现为发热、肌痛、出汗、肝脾肿大、心肌炎及其并发的心力衰竭,偶有脑膜脑炎等。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可于数月后缓解,病死率约10%。
非洲锥虫病由冈比亚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引起,前者分布于非洲西部和中部,主要传染源是人,传播媒介为须舌蝇;后者分布于非洲东部,动物和人均为传染源,传播媒介为刺舌蝇。非洲锥虫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主,又称睡眠病。美洲锥虫病由克鲁斯锥虫(trypanosoma cruzi)引起,主要传播媒介为吸血猎蝽虫(reduviidae bug),于1908 年由Chagas 医生发现,故又称Chagas 病。该病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特别是巴西、阿根廷和智利,是这些国家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非流行地区较罕见,多因输注污染的血液制品而感染。无论美洲锥虫还是非洲锥虫,均可在寄生人体的过程中引起心肌炎和心肌病,且心肌的损害是美洲锥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最常见的合并症,受到心血管病学术界的重视。我国属锥虫病非流行地区,该病在我国非常罕见,下面仅就美洲锥虫病Chagas 病做一简要介绍。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