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释指农历八月。《尔雅·释天》:“八月为壮。” 郝懿行 义疏:“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金石萃编·唐阿史那忠碑》:“我壮月以控弦,候朔风以鸣鏑。”[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振奋旺盛。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五:“ 胡杏 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做众人的事儿,那劲儿的饱满,那精神的壮旺,那情绪的热烈,叫 周炳 瞧见了,也暗地里赞叹不止。” 蒋牧良 《集成四公》:“想到了那[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 壮族铜鼓zhuàng zú tóng gǔ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西瓯”、“骆越”、“乌浒”、“俚”、“僚”, 宋 始称“撞”。解放后称为“僮族”,1956年改“僮”为“壮”。主要分布在 广西 ,少数居住在 云南 、 广东 。人口近一[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豪壮的意气。《后汉书·马援传》:“贼每升险鼓譟, 援 輒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平生壮意,窃爱篇章;忽覿高文,载怀劳佇。”[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豪壮的情怀、抱负。《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明德 既升,家祚以兴。” 唐太宗 《入潼关》诗:“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