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释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齐民要术·大小麦》引《氾胜之书》:“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 石声汉 注:“‘酢浆’是熟淀粉的稀薄悬浊液,经过适当的发酵变化,产生了一些乳酸,[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即酿酒、醋用的酵母。早期称作酢母。能诱起含糖及淀粉类的物质发酵变酸。 章炳麟 《訄书·消极》:“今有造酢母者,投以百味,苦者亦酸,芳甘者亦酸。彼 清 政府犹酢母矣。”参见“ 酵母 ”。[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谓味道又酸又涩。歰,同“ 涩 ”。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海棠木瓜》:“实较寻常木瓜大者约十分之二,香澹永,微酢歰。”[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报答。《管子·侈靡》“成功然后可以独名,事道然后可以言名,然后可以承致酢” 唐 尹知章 注:“既有独名,又有言名,然后可以至於承君之酢报也。”[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酸味。 宋 蔡襄 《荔枝谱》二:“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黄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澁,虽无酢味,自亦下等矣。”[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欺诈。酢,通“ 诈 ”。 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杂抄》:“百姓不当老,至老时不用请,敢为酢伪者,貲二甲。”[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欺诈。酢,通“ 诈 ”。 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杂抄》:“百姓不当老,至老时不用请,敢为酢伪者,貲二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