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释罪恶的渊薮。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曹子建七启》:“《七启》又云‘名秽我身,位累我躬’,与佛氏《八大人觉经》所书‘心是恶源,形为罪藪’,皆修己正心之要语也。” 清 龚自珍 《宥情》:“情且[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佛教语。犹苦难。谓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唐 白居易 《与济法师书》:“《法华经戒》云:若但讚佛乘,众生没在罪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如此,非独虑説者不能救病,亦惧闻者不信,没入罪苦也。”[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按,罪、罟皆为网,然 郑玄 笺曰:“我诚思归,畏此刑罪罗网我,故不敢归尔。”直以罪为刑罪。后人遂宗其说,释为罪网。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惩办;处罚。《管子·八观》:“是以民之道正行善也若性然,故罪罚寡而民以治矣。”《北史·高谦之传》:“咸共譖毁,横受罪罚。”[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犹罪过。《后汉书·邓骘传》:“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昭洗罪累,免负恶名。”[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囚犯。《后汉书·应奉传》:“为郡决曹吏,行部四十二县,録囚徒数百千人。及还,太守备问之。 奉 口説罪繫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遗脱,时人奇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