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释陡削高耸的样子。 唐 韩愈 《南山》诗:“秋霜喜刻轢,磔卓立癯瘦。” 清 顾我錡 《九日登缥缈峰》诗:“就中一峰起天半,孤撑磔卓无朋仇。”[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1). 五代 时始置的凌迟极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用内监》:“有内监 高云从 素与 于 相交善,稍洩机务,上闻之大怒,将 高 立置磔刑,[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 浙江东半部、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有武夷山、雁荡山等风景名山。河流横切山脉,形成峡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 清诗流派。发端于浙西诗人朱彝尊,形成于清代中叶。重要作家有厉鹗、符曾、汪沆等。作品大多写文人的日常琐事,力求风格“幽新”,喜用僻典和代替字。[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即 浙江 。 唐 元稹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诗:“ 越州 都在 浙河 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宋 刘克庄 《忆秦娥》词:“ 浙河 西面边声悄, 淮河 北去炊烟少。”参见“ 浙江 ”。[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 简称“浙”。在中国东南部,临东海。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人口4369万(1995年)。明代置浙江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浙江省。省会杭州。大部为丘陵、山地,北部和沿海有平原。中国岛屿最多[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 浙江画派 简称浙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明代画家戴进,钱塘(浙江杭州)人,山水、人物取法南宋画院体格,从学者甚多,著名的有吴伟、张路、夏芷等。曾和戴进同为待诏的李在,风格亦有相近处。遂有浙派[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