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释见“ 指证 ”。亦作“ 指証 ”。证明;证据。指,通“ 稽 ”。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这首词便是指证, 萧公 见了,必有话説。” 明 徐渭 《奉师季先生书》之二:“譬如疑狱,徒[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要诀。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书》之二:“ 李先生 教人,大抵令於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 龟山 门下相传指诀。”[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议论。 三国 魏 曹丕 《答辛毗等令》:“诸卿指论,未若孤自料之审也。”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图书堆满牀,指论极根柢。”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随又得接侍[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指摘议论。 宋 李之仪 《跋文安国篆》:“尝谓其宿畴预计不如是,必有脱略可指议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太学诸生置绫纸》:“ 郑昭先 为臺臣,倏当言事月,谓之月课。 昭先 ,纯谨人[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释指点讥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於是士大夫进退之间,犹驱马牛,不翅若使优儿街子,动得以指訕之,曾不足以备缓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