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教育 > 

稻芽的功效与作用 稻芽的介绍_即时焦点

2023-08-22   来源:互联网

稻芽,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稻芽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稻芽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稻芽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原名蘖米。《本草纲目》蘖米项下载“稻蘖—名谷芽”。


【资料图】

别名:稻谷芽。

来源: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陆生或水生草本植物稻的颖果,经水湿生芽后的干燥加工品。栽培。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长椭圆形,长7~9毫米,宽3~4毫米。外壳黄色,具短细毛,有脉5条,基部有长0.8~4厘米的须根。稃壳内含种仁一粒(大米)。质坚,粉性。气无,味微甘。以颖果饱满,色黄,生过根芽者为佳。

炮制:同谷芽。

效用:同谷芽。

注:此种稻芽,南方称谷芽。京津二市将谷芽(粟芽)、稻芽分别药用。

稻芽的介绍

生理特性

本品呈扁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7~9mm,直径约3mm。外稃黄色,有白色细茸毛,具5脉。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浆片,长2~3mm,于一个浆片内侧伸出弯曲的须根1~3条,长0.5~1.2cm。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产地

栽培品。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广为栽培。

入药部位

植物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方法

1、稻芽:除去杂质。

2、炒稻芽:取净稻芽,按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深黄色。

3、焦稻芽:取净稻芽,按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焦黄色。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主治

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

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

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相关配伍

1、小儿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谷芽9g、甘草3g、砂仁3g、白术6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2、小儿腹泻:炒谷芽9g、木香6g、诃子肉5g、葛根5g、通草2g。上药水煎,日分2次服。对症加味:挟热加白芍、黄芩:体虚加沙参、白术:溢奶或吐清水加丁香、柿蒂。(《中国社区医师》)

用法用量

9~15g。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

加工品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