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虫幼虫(栗实象鼻虫幼虫)
本文目录一览:
- 1、
- 2、
- 3、
象鼻虫吃什么
象鼻虫只以雄花粉为食,而幼虫则以腐烂的花为食并逐渐变为成虫。
在油棕雄花期间,象鼻虫在快要枯萎的小花细丝管内产卵,其幼虫以腐烂的花为食,从卵到成虫大约需要7~14天,正好是在雄花花期内。象鼻虫的平均寿命为15~17天,一个雌虫平均繁殖12个后代。
象鼻虫的雌虫在产卵前,往往会以吻端之囗器在植物之组织上钻一管状洞穴或横裂,然后再把卵产于组织内,有部份种类能以孤雌生殖方式絮衍后代。它的整个寿命只有三个星期,但成虫只需活几个星期就可以不断地产下4代甚至更多的后代。但在秋天只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成活率。
原始老象虫的习性?
老象虫就是象鼻虫,祖籍西非大陆,体躯很小,头上长着一根触须,因形似象鼻故而得名。象鼻虫只以雄花粉为食,而幼虫则以腐烂的花为食并逐渐变为成虫。在油棕雄花期间,象鼻虫在快要枯萎的小花细丝管内产卵,其幼虫以腐烂的花为食,从卵到成虫大约需要7~14天,正好是在雄花花期内。象鼻虫的平均寿命为15~17天,一个雌虫平均繁殖12个后代。象鼻虫的雌虫在产卵前,往往会以吻端之囗器在植物之组织上钻一管状洞穴或横裂,然后再把卵产于组织内,有部分种类能以孤雌生殖方式絮衍后代。它的整个寿命只有三个星期,但成虫只需活几个星期就可以不断地产下4代甚至更多的后代。但在秋天只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成活率。象鼻虫不会咬人,成虫拥有假死的习性。
拓展资料
象鼻虫(Elaeidobius kamerunicus)是鞘翅目昆虫中最大的一科,也是昆虫王国中种类最多的一种,全世界已知的种类已超过6万种,在我国种类可达6000多种。象鼻虫体形很小,属鞘翅目curculionidae属。雄虫体形长×宽为3.25mm×1.40mm,雌虫为2.71mm×1.19mm。象鼻虫是比较著名的经济植物害虫,不过并不是所有种类,也有些是不会对经济植物造成危害。它吃棉花棵的芽和棉桃,并在棉花上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是浅黄色的。幼虫头部特别发达,能在植物之茎内或谷物中蛀食。有些种类,甚至在根内穿刺。由于如此,每至风大的时候,作物常从受害部折断。
在国外,较著名的象鼻虫害有棉花的棉花象鼻虫针叶树的白松象鼻虫、谷物的谷象鼻虫。在国内,除谷象、米象之外,较重要的象鼻虫类害虫,有为害香蕉的香蕉假茎象鼻虫、球象鼻虫,为害甘蔗的蚁象及为害竹笋的台湾大象鼻等。 资深的蕉农,对这种害虫,可能记忆犹新;此虫曾在台湾中部地区的蕉园内猖獗过,曾经台湾当局在台中收购的象鼻虫数量两千七百多公斤来看,不难窥知其为害之烈。
昆虫记老象虫的外形和生活特征是什么?
昆虫记老象虫的外形和生活特征如下:
老象虫的外形特点,老象虫嘴长,细如马鬃,呈棕红色,几乎笔直,其长无比。大颚是两个钻石尖构成钻头尖端的高强度齿甲。栖息在橡栗里,喜欢绿橡树、短柔毛橡树和胭脂虫橡树。
老象虫嘴长,细如马鬃,呈棕红色,几乎笔直,其长无比。大颚是两个钻石尖构成钻头尖端的高强度齿甲。栖息在橡栗里,喜欢绿橡树、短柔毛橡树和胭脂虫橡树。食橡栗、榛子等坚果。象虫属鞘翅目,鞘翅,即较坚硬的翅,如一个套子将虫体完美地包裹其中。
已经羽化的若虫之所以会变换形态,是因为它的身体在长大,鞘壳装不住了所以换个壳,而老年象虫体态大小已经稳定不再变化,遂生存形态持久不变。
昆虫记老象虫特点。
昆虫记中,法布尔通过对古币学的研究引起主题化石,而引出化石中的主角老象虫家族。其笔下的老象虫化石有手掌般大小,甲壳坚硬,从修建古罗马奥朗日剧院的阶梯时便已存在。老象虫的牙齿外表粗糙,里侧光滑,珐琅质使其像新牙时光亮。
老象虫即象鼻虫,是鞘翅目昆虫中最大的一科,也是昆虫王国中种类最多的一种,全世界已知的种类已超过6万种,在我国种类可达6000多种。
象鼻虫祖籍西非大陆,体躯很小,头上长着一根触须,因形似象鼻故而得名。大多数种类都有翅,体长大致在0.1公分到10公分左右。其中鼻子占了身体的一半。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