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屠胡令(冉闵屠胡令 导致前燕)
,只能说冉闵救了后赵地区的汉民,使得后赵国的汉民不被羯族人欺压。
建立冉魏
同年(350年),冉闵杀死石鉴后,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冉闵执意让给李农,李农以死来坚决请求冉闵为帝,于是冉闵于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
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为齐王,李农诸子都封为县公。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派人持节赦免各地聚众闹事者,都不归从。
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在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僭位称帝,各夷据守州郡拥有兵力的头领纷纷响应。冉闵派遣使者到长江岸边报告东晋说:“叛逆的胡人扰乱了中原,如今已消灭了他们。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话,可以派遣军队前来”。
东晋朝廷没有答覆。冉闵诛杀李农及其三子,同时被杀的还有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东晋庐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拘捕了南蛮校尉桑坦,把百姓迁离而返回。
《杀胡令》是谁颁布的?他为什么颁布《杀胡令》?
《杀胡令》是冉闵颁布的。
原因:
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于中国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大举侵入中华大地,大肆的对汉人进行着屠杀和奴役。出于报复,汉人领袖冉闵以扫清中原为号召,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国,否则将把汉人以外的少数民族统统杀绝,这就是有名的《杀胡令》。
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匈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华夏后裔,白奴则被冉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冉闵正规军杀绝。
《杀胡令》共分三道。
第一道《杀胡令》是冉闵在邺城幽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的,号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
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令看似简单,其实绝难理解,如何才是与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说明,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执行,只好听凭自己所想。
第三道《杀胡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杀胡令》是冉闵最为著名的政令,它的原文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传下来的大致如下: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扩展资料:
虽然后来闵冉不幸被鲜卑慕容氏所灭,但经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诸胡却再也不敢残暴对待汉人,而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拉拢汉人士族、主动融合进汉人等手段。
百年之后,仅占北方汉人人口百分之十不到的以鲜卑为主的胡族彻底溶入北方汉族。于是,汉人子孙最凭借着强大的文化力和生存力同化了入侵的五胡,为后来杨坚恢复中华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汉族在历史上最为危险的时候,闵冉站了出来力挽狂澜于既倒。闵冉死后,鲜卑人敬其勇,为其谥号“武悼天王”以祭之!
闵冉的行为拯救了汉民族,但是他由于其不合理的杀戮遭到了后世的遮掩,以至于被世人所遗忘。
但历史上对于闵冉的评价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也有的学者认为他是穷兵黩武的武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冉闵
关于冉闵屠胡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