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百科  > 创业新闻百科   > 

气候反常!全国多地持续高温(高温不断的幕后黑手)“将常态化吗”

2022-10-14   

大家有没有发现气温越来越反常了,确切地说,是今年反常的特别明显。台风、暴雨、高温轮番上阵……气象台动不动发布蓝色预警、黄色预警……

最近,国内多个地区气温飙升到40℃以上,预警升级至红色,地图上的红色甚至连成一片。不少网友觉得“快要热化了!”,纷纷询问“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去哪儿了?”


那么,这种高温天气会持续多久?高温天气的“幕后推手”又是谁?有什么办法能缓解这种情况呢?

一、高温天气的幕后推手

今年的高温天气百年一遇,南方很多地区连续好几天超过40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球变暖真的在发挥“作用”了。它不是只存在于联合国、各国相关机构、领导人、气象局的报告中,而是切实地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无论是国际气象权威机构,还是国内气象专家都认为: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大环境下,未来高温将成为常态化。近期国内尤其是南方地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但范围和强度将不断变化。

全球变暖是老生常谈,高中地理都学过,最重要的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同时环境的破坏无法弥补、平衡这种变化,从而使得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


温室气体笼罩在地球周围,仿佛给地球加了一个“天窗”,这个天窗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穿透、进入地球,并且大量吸收地面反辐射的热量。源源不断的热量就这样被困在了“天窗”下的地球中。

温室气体排放过量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人为因素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使用越来越依赖。


大到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的排放,小到家庭燃气使用、冰箱等电器的使用,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有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新高,为363亿吨,比20年增加了6%。其中中国的CO₂排放量超过了1/3。


其实为了减碳,我国早在2020年就明确提出了双碳计划,即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30年达到峰值后逐年减少;2060年实现碳中和——通过某些方式抵消自身的碳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近两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污染大产业向技术型、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同时积极实行对环境的保护工作,2021年完成造林、种草改造660余公顷。


二、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那么,为了避免未来“旱得旱死、涝得涝死”这种极端天气的继续出现,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出一份力呢?


首先,要有环保意识,不要因为事情小就不做,而要时刻保有绿色、低碳的生活意识。

比如在生活中随手关灯、随手拔掉充电器、关电脑等小事,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每个人都做、日积月累,也能节省下来很大一部分能源。


其次,绿色出行。

尽可能选择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地铁等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如果可能,可以购买绿色能源汽车。很多人一起出行时,可以拼车等。


最后,低碳生活,尽量不做非必要的消费,减少一切可能增加环境负担的行为。

比如长时间开空调、电视不看也开一整晚等不好的习惯都可以改掉。要注意节水节电节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是从另一方面增加对能源的使用效率,变相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小结

可以说,全球变暖早就开始了,在我们大部分人还没有觉察的时候,现在只不过是变得更明显了。既然大部分人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变化,那为了我们未来的天气,每个人还是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地为全球变暖贡献力量。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