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百科  > 中医百科   > 

脱疽

2022-10-13   
脱疽(gangrene)为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又名脱骨疽、脱痈、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是指发生于四肢末端,局部疼痛、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死脱落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脱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 在《黄帝内经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脱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变。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