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蕙,薛涛,鱼玄机,上官婉儿四人谁才是大唐第一才女?
是她所求的。情与爱,她也不再奢求。
从此,薛涛隐居浣花溪旁,着上那女道服,制那薛涛笺,一生无伴到白头。曾经红颜如今白发,几度萧索在心头。宁可同春天一同老去,也不愿将就半分半毫。这就是薛涛。
人生垂暮,薛涛逐渐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 04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确定一下,才女的定义吧。很多朋友觉得写的一首好诗就是很有才。这种说法一诺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又不能说完全正确。才可以说是才华,才干,才能的总称,你占了一种就可以说自己有才。但是三者之中基本可以理解成,才华最低,才干高一些,才能最高。
一诺为什么这么说,以前在千古第一才女的论述中一诺曾经粗略的说过这类的东西。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从其他人做一下比较,柳永有才华,因为他词的地位就在那里,无人可以撼动。苏东坡有才干也有才华,第一在诗词一方面东坡绝对可以说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说到才能不得不说东坡做的不够好。王安石无论才华,才干,都不输苏东坡。诗词不让东坡,文章比东坡文章写的好,在管理江宁时地方治理不比东坡治理杭州,而变法一事在万千反对声中依然大刀阔斧推进,这个才能在历史上少之又少。本着这个作为依据,我们比较一下这几位唐代的才女。
论才华,徐慧,和上官婉儿诗名比不上鱼玄机和薛涛二人。此处略逊一筹。但是这里也和二位的身份有关。薛涛鱼玄机二人说好听的叫做才女,说难听点也不过是每天陪着那些达官贵人吃吃玩玩,写写画画。而这两个人写的大多是你情我愿,花前月下的那点东西,对于民族,政治,国家前途的东西毫无见解,这一点比起李清照的东西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一诺觉得,这两个人虽然颇有诗名,但是说到其他的才干,才能这二位真是上不了台面。
再说说徐慧,徐慧如果不进宫嫁在帝王家,或许他的才华会体现的更好一点。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貌似徐慧值得说到的也只是他的才华,而且早逝。四人相比徐慧应该无论从名气还是诗文应该是垫底的。
- 05
薛涛少年时家境殷实,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然而由于父亲薛郧性情刚直而得罪权贵,最后被贬到蜀地,不久便去世了,从此薛家家道中落,薛涛因容貌绝佳,晓通音律,善诗赋而被迫入了乐籍,成了一名乐妓,在蜀地期间,她因能言善道,受到历任剑南节度使的赏识,地位很高,后来一代大才子元稹入蜀,仰慕而至,当薛涛见到这位年轻俊朗,极富才情的元稹后,很快便爱上他了,爱情之火在两人之间熊熊燃烧,他们日夜缠绵,同游蜀地,过着不问世事,双宿双栖的甜美生活,可是薛涛爱上的是一个多情的人,三个月后,元稹离蜀,两人分离,渐渐的元稹有了新欢忘了旧颜,最后薛涛万念俱灰,脱下红衣,换上道袍,与花鸟为伴,心无旁骛,了此余生。
薛涛深知自己身份卑微,年龄又大元稹很多,而元稹年轻有为,正值事业的上升期,自己实在配不上元稹,更不配拥有爱情,最后她死心了,大概孤独终生才是自己的归宿吧,可是自古水性杨花者,又岂止女人啊,每当春天来临,望着满天的柳絮,无尽的春景,我想薛涛看见的“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吧!
元稹离蜀后,薛涛时常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由于当时的纸张过大不易书写简短诗句,于是薛涛便亲自改造,并将改造后的小巧纸张染成红色,这种改造后的纸张特别适合书写诗词尤其是情诗,后来这种纸张得到广泛流传,人们将其称之为“薛涛笺”,也是我们常在诗词中见到的“红笺”,北宋大词人晏殊有词“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我想这句后来词也能表达当年薛涛的内心煎熬吧!
薛涛的才华令我们钦佩,薛涛的痴情更令我们怜惜,虽然感情之路崎岖坎坷,但她没有像鱼玄机那般自甘堕落,而是坦然面对,虽然内心依旧不舍,但终究还是放下了,就如同她诗中所说:“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