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爱
剧本取材在信阳市罗山县朱堂镇发生的真实故事,在拍摄中将大量采取纪实手法,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等都是真名实姓,还将展现信阳的风情、民情、民俗。“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想到了身边朋友的孩子,想到了街上不认识的孩子,想到了整个社会对孩子溺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杨锁的死让的总策划和总制片人陈珊珊想到了很多。“我们要把这个真实的故事拍成电视片,给所有的父母,以及所有将要为人父母的朋友一个警示,希望大家从此不要过分溺爱孩子。”陈珊珊谈到影片的拍摄意图时说。据悉将于8月18日完成前期拍摄,9月份完成后期制作,预计在新中国成立61周年前夕,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部分省级卫视和全国各大院线献映,届时将给观众呈现一部包含信阳民情、民歌、名茶、名景,饱蘸眼泪和反思、具有广泛社会效应的佳作。
罪爱-典型案例
杨锁的堂兄杨德玉在原来杨锁的住处介绍情况
罗山县朱堂乡保安村,一个23岁神志正常的小伙子,居然活活饿死在自己家里,那么大的人了,你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他的嘴里。当地一位曾经帮过这个小伙子的村民说。追根溯源,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分溺爱,让一个聪明的孩子成了“天下第一懒人”,最终走向了死亡。还真没见过那么懒的孩子。杨锁的堂哥杨德玉指着一片已经倒塌的房子说,这就是杨锁饿死之前住的地方,他是我们堂兄弟8个当中长得最英俊、最聪明的,也是最懒的。村里人说,杨锁的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为了把儿子永远留住,专门给孩子起名叫杨锁。杨锁8岁时,父母出门时还把他用担子挑着,不让他走路。杨锁其实挺聪明的,可他根本不学,也不做作业。我们只要严厉一点,杨锁就告诉他的父母,他父母第二天就会找到学校。杨锁上小学时的任课老师说。杨锁有时也试着干活,他父母看见后就说,你到一边玩儿吧,别累着了。杨锁13岁那年,父亲因为肝病去世。杨锁的母亲仍然宠着杨锁,一点农活也不让他干。到后来,杨锁的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不得不叫杨锁去干活时,杨锁根本不干,一不高兴就打母亲。
杨锁每天无所事事,他母亲承担着一切农活和家务,结果积劳成疾。杨锁18岁那年,他母亲因病去世。杨锁从不洗衣服,母亲去世后,杨锁便搬到堂哥杨德玉那里生活。杨德玉在镇上一个建筑队干活,就让杨锁跟着一起去干活。他到了地方后,说太热了,说什么也不肯干,就自己跑回家了。村里人把他介绍到县城酒店去当服务员,他去了之后什么都不干,还让别人伺候他,最后被送回来了。母亲去世没多久,杨锁便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就到村里各家讨饭吃。他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村里人给他的肉、菜,他都挂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来吃。吃到一顿饱饭后,他就一直睡,有时能睡一两天。饿到不行的时候,他再出门讨饭吃。天冷的时候,杨锁连大便都懒得出门,方便后在堂屋地下刨个坑用土一盖就完事了。为了取暖,杨锁把家里能烧的东西都顺手烧了,连床也被他烧了。 2009年12月,下了几天大雪,我估摸着杨锁好几顿没吃饭了,就提着饭、拿着被子到他家去,结果发现他全身僵硬,已经断气了。杨德玉说,当时杨锁23岁。杨锁死后,村里人议论纷纷:这孩子就是被父母给娇惯的,长这么大什么也不会。真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宁愿饿死、冻死,也不干活。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