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百科  > 综合   > 

奏书

2022-01-05   

基本解释

(1). 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
(2).泛指奏章。 宋 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唐 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 曹震圭 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