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联帮
堂、地虎堂、地海堂、熊堂、豹堂、金堂、银堂、铜堂、铁堂、貔貅堂、麒麟堂、精武堂、鹰虎堂(如今成立鹰虎集团)、雪山堂、同心堂、海堂、刀堂、万华堂、骉堂、汉堂、满堂、苗堂、藏堂等。
竹联帮-大事记
竹联帮在2007年为黑老大陈启礼风光举办丧礼,引起警方高度重视
1970年竹联帮中发生了一宗大的事情,有个叫陈仁的帮派角头私吞了60多万后无法“了难”,于是向警方请求保护,但是陈仁仍然被老大陈启礼派人给做掉了。这件事让警方觉得很没面子,于是组织对陈启礼的追捕,并最终在其女友处将逃亡了7天的陈擒获,移送到绿岛入狱了6年。在陈启礼入狱前后的这段时间里,竹联帮由张安乐和周蓉控制,元老柳茂川在评林这个地方为帮主培训保镖,他认为帮主出门身边至少要有3名以上的保镖护卫。
1980年,竹联帮在复出的陈启礼手中急速地扩充,总计有忠、孝、仁、爱、信、义等十多个堂口。各堂口以开赌场,收保护费为主要经济来源。堂口与堂口之间为了争地盘还会发生争斗火拼事件,最后只能由堂口大哥出面调停协调解决。此时陈启礼对某些人多势众的堂口也是驾驭不住了。
1984年春节前,竹联帮信堂和至堂为了地盘而火拼,一个至堂成员被当街砍死,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各堂口实际已经各自独立,联盟已经名存实亡。其中有两个堂口为了争地盘的需要,挑选一些能打的小弟组织了一支“竹联帮突击队”以应付各种需要展示武力的纷争,但是这支秘密设置在新生北路的“突击队”最终被警方摧毁。
1984年的6月,为了夺回被竹联帮抢占的地盘,四海帮联合台南的黄埔帮北上向竹联帮开战。三大帮派的精英聚集在中山区,双方以荔航餐厅为中心,各自调兵谴将,明火持仗,准备厮杀一场。警方调动了数百名武警直扑荔航餐厅,竹联帮分子得到线报仓皇逃窜,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型帮派械斗因此而夭亡了。
1985年至1986年,竹联帮全面受挫,日子越来越难过,在香港、美国、日本等地的分支机构纷纷被摧毁,众多骨干入狱,逐渐地由盛转衰。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随着内地的改革开发,国门开启力度的不断增大,众多台湾黑帮分子打着经商的幌子进入大陆从事着非法活动。台湾三大帮派之四海帮、竹联帮与天道盟尤其在上海作了不少的投资,四海帮的势力发展最为迅速,一度有将总部迁往上海的计划。竹联帮也不甘人后地加大了与大陆黑社会的勾结与联合,大陆警方就曾经破获了竹联帮与海南黑帮勾结的罪案。
2002年3月,台湾“海巡署”侦破其治安史上最大的一宗枪械走私案件,而幕后黑手正是台湾著名的黑社会组织竹联帮。在海上拦捕的“颖升8号”船上查获MP5、M16、冲锋枪等10多种长短枪共173支、子弹1万发和26枚手榴弹、1枚枪榴弹,据传这批枪械是竹联帮从菲律宾采购的。
竹联帮-代表人物
陈启礼
1943年4月27日,祖籍江苏高淳的陈启礼生于四川广安。解放大军入川时,陈父母辗转南逃抵达台湾。先在基隆栖身,1952年进入台北。这时也就是他进入“江湖”前的实习阶段。陈启礼加入黑帮。
1968年4月,“竹联帮”重新编组,陈启礼开始担任总堂主。1976年,陈启礼刑满获释后重整竹联帮。1980年复出,跃居“竹联帮”的“大哥”。在国民党情报机关暗中支持下,陈启礼竭力扩充帮派势力,遂使“竹联帮”成台湾黑道第一大帮(80年代初,由陈启礼任总堂主,人数发展至数万人,势力扩张至海外。
蒋孝武
“竹联帮”原是台湾的一个黑社会组织,早在60年代这个组织曾经在台湾称雄一时。以至于当旅美华裔作家刘宜良)江南——,在美国出版那本后来让他招来杀身之祸的《蒋经国传》,国民党台湾情治机关决定除掉该书的作者的时候,有人马上就想到了这伙在台湾无恶不作的“竹联帮”。而当年直接与“竹联帮”发生联系的人,就是那时直接负责情报机关的“国安会执行秘书”蒋孝武。
竹联帮-影响
台湾竹联帮是涉足毒品交易、金融诈骗、武器走私、谋财害命、黑金贸易、娱乐、色情、赌博、立法、司法、交通、财政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现代化、老字号黑社会 集团。集团具有东亚地区一级黑社会资质、中国大陆一级恐怖策划资质、台湾地区帮派联合会AAA 级义气成员。
竹联帮-殊荣
★ 台湾帮派联合会颁发的“台湾二OOO 年度黑帮三强”;(此前曾二十次荣获此项殊荣)
★ 台北市、高雄市、基隆市政府联合颁发的“台北市第三届十佳慈善社团”;
★ 海峡两岸毒品交流协会颁发的“十佳毒品交易集团”;
★ 美国《时代》杂志颁发的“二十世纪全球最具影响力十大黑团体第二名”。
★ 台湾民进党全体党代会颁发的“第一届民进党最诚信合作伙伴金狮奖”。(由陈水扁 授予)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