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
海地区催生助长出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进而带动当时整个商品经济的发展,并由此对中国政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假如朱元璋接受沈万三对外贸易的实践、主张以次奉行贸易立国的方略,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了。……显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吴恩培:《苍凉的背影》
在中国特别是江南汉民族这中的民俗,“聚宝盆”即为镇宅之宝,是财富的象征。“聚宝”在中国的传统看法,即是善于敛财,和勤俭持家或者勤俭节约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神话中的聚宝盆,最初它总是落到勤劳者的手中,沈万三正是这样一个人物。——金煦:《关于沈万三的民间传说》
研究古今巨富,促进人们致富。不论干什么事,要想成功,都得科学办理,要致富,就得开拓视野,学习古今中外巨富们的成功经验。研究沈万三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出这个问题,让人们从他走过的路上,寻找自己的途径。——王逢申 :《弘扬重商富民精神造就众多现代企业家》
沈万三的故事:
定居周庄
元代末年,吴兴(今浙江湖州)南浔镇沈家漾,有一户姓沈的殷实人家,谁知突然遭水灾,妻子染瘟疫而死。沈祐用一条渔船载起四个儿子,连夜逃到距南浔百里外的周庄镇。老大老二不幸夭折,只留下沈富和沈贵。有一次,老三沈富竟不辞而别,几天毫无音讯。当大家找不到他,他却兴冲冲回来了。说是到苏州城里去玩了,阊门那里做生意的人既能赚钱,又能到处玩,太有意思了。
躬耕起家
起初沈家在周庄耕种的是一片低洼地,只出产芦苇和茅草。但他们勤于耕作,使之成了产量颇高的熟地。
周庄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历来是种植粮食和油菜,种桑养蚕的好地方。沈万三随父亲来到这里,主要也是依靠发展农业生产,“躬耕起家”,随即“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致“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周庄八景之一“东庄积雪”,描绘的正是沈氏庄园当年的景色。东庄有着许多巨大的粮仓,每年都储藏着无以计数的粮食。
陆氏赠财
元代苏州富室陆德源富甲江左,很欣赏沈万三的聪明才智和经商信用,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也看破了红尘。手里的巨额财产假如不传给别人,一旦时局动荡,反而会酿成祸害。于是全部赠送给沈万三,自己去澄湖边的开云馆当了道士,直到寿终。
沈万三得到了陆德源的这笔巨资,如虎添翼。
出海通番
沈万三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方面把“东走沪渎,南通浙境”,水路交通发达的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把内地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运到中国,开始了“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很快使自己成为江南第一豪富,创造了令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