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百科  > 综合   > 

中国式养老

2022-01-05   

一次红利期的红利扩大,它是人口红利稳定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经验是,第二人口红利期对经济的贡献比第一人口红利期更大也更稳定。

  毫无疑问,老龄化并不等于衰退,甚至在统计学意义上而言,老龄化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专利”。问题是,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与对“第二个人口红利期”的畅想比起来,萧条的老龄化也许更接近我们真正的现实。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08年,中国人均GDP也突破了3000美元,似乎差距不是很大。但真正的差距在于,中国的工资总量只占GDP的13%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接受超低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老龄化到来的时候,个人养老能力可想而知。

  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劳动者低工资,低保障的成本优势,中国这一轮的人口红利主要来自于是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农民工,他们大多只受过初中教育,大多从事体力劳动而不是技术劳动,经验的增长对这种劳动的益处赶不上体力衰败的坏处,他们在体力劳动岗位上难以延迟退休,中国针对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也严重缺失,因此他们退休之后不会有多少的积蓄和稳定的养老金收入。

  尽管今天的人们有总量数额巨大的个人存款,但是教育,住房,医疗正在源源不断的从中吸取,而且由于缺乏保障,剩下的根本不敢用于投资和消费。因此,最现实的结果是,人口红利期结束后,人们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投资,拉动第二次人口红利。

  中国式养老-儿女赡养面临的困难

  

  养儿

  防老中国绝大多数人依靠子女来赡养晚年,但是由于当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以想象,随着老年人更长寿,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人口学家称之为“421”(4个老人、2个年轻人、1个孩子)问题。

  80后称自己无法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主要原因来自二方面:

  一是面临的生活压力过大。

  其次,就是来自工作的压力。面对竞争激烈就业市场,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已实属不易,而找到一份高薪水又稳定的工作更加困难,很多80后为了经济独立等现实问题,只能被迫从事着高投入低回报的工作。

  中国式养老-国家养老面临的问题

  中国老人抚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抚养,应逐渐转向社会抚养,即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然而,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及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赡养负担加重。

  “35年前,中国有赡养老人能力的成人与老年人的比率是6比1,但按照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再过35年,这一比例将锐降为1比2”,劳动力的相对减少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对中国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的退休金制度将受到严重挑战!

  在中国社保体系中,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较优的养老金制度对于赡养老人来说无疑至关重要。然而,养老保险覆盖面广、成本高,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一大负担。在中国,光凭征缴养老保险税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养老保险支出,财政每年都必须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贴,并且这种补贴还在逐年增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

  再分配功能是养老金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中国养老金制度虽然实际上是一个现收现付制度,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再分配功能。

  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1991年为0.282,到2000年已达0.458,增长幅度较大,目前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1。中国养老金制度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相反存在逆向补偿的倾向。

  中国养老金制度原来主要局限于国企和公共部门,采用现收现付制。1997年改革后,国家把私营部门的员工包括到基本养老保险中,新制度主要包括现收现付制和个人退休账户。

  个人账户是1997年改革后建立的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养老金的途径,体现的是“自我积累、自我保障”的原则。但它在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私营企业主、包括不少新参加工作的职工都不愿意为这部分账户掏钱。原因是他们不愿意为没有资金的旧制度付账。

  中国式养老-养老解决方案

  以房养老

  2010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房集团理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孟晓苏力推以房养老。孟晓苏建议通过反向抵押贷款启动房产金库,补偿老年人生活。他认为房子并不一定要传子女,而且将来实行遗产税后,可以依法避税。

  孟晓苏介绍说,目前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存在“住房富人、货币穷人”。有很多老年人有了房产,但却没有多少资金来源养老。现行制度下房子只传给子女,但是如果老人把房子卖了,就没有房子住了。有没有办法让老人住着房,又能够领到房子的销售资金?有办法,这就是欧洲起源的反向抵押贷款。最近这10年,美国有100多万老人采取以房养老的方式。这种方式操作方式是:根据房屋品质评估,确定每个月给老人多少钱,老人活着又住房又领钱,可以住到去世。这是一个人生资源的好配置,老人把未来的房屋卖给了保险公司,他得到了现世的钱。这种产品在日本也得到了发展,日本已经有1/3的老人通过反向抵押贷款实现了以房养老,而中国还在原地踏步。

  在孟晓苏看来,实行反向抵押贷款有五大利好:第一是启动房产金库,补偿老年人生活;第二是解除经济顾虑,愉快延长生命;第三是增强生活自信,保持社会尊重;第四是保护弱势群体,有利于社会稳定;第五是实现遗产税后,可以依法避税。他分析说,房子传给子女行不行?但是不要忘记了,全世界144个国家都有遗产税,西方征税收高达35%-65%的遗产税,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孟晓苏认为,反向抵押贷以后,中国老人自己可以获得经济能力,这样房屋也多一种功能,即有养老功能,更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虚拟养老院

  兰州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由三部分构成:呼叫指挥中心,主要任务是汇总老年人服务需求,组织企业为老年人服务,同时进行评价计费。呼叫指挥中心由信息管理系统、语音管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接入号码为965885;接待中心,主要任务是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开展心理和法律咨询服务,管理为老服务志愿者,开设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金色晚年服务中心,负责协调有关政策的落实,考察确定服务企业并建信息库,考核加盟企业服务质量,确定服务项目价格,拨付政府有关补贴,与加盟企业结算等。

  运营

  老年人通过注册纳入虚拟养老院,由加盟企业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物业维修、应急救助等9大类400多项服务,并确定了每项服务的收费标准。目前已注册入院老人40066人,加盟服务企业13家,专业服务人员560人,通过遍布全区的16处服务网点,以及两处托老服务站向老人提供服务。

  虚拟养老院采取分类服务方式,对入院老年人按照ABC三类给予补贴。A类为空巢老人、三无老人、没有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并将这些老人细分为A1至A4类,由政府给予每月700元至50元不等的服务补贴;B类为重点优抚对象老年人、9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市级以上劳模以及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老年人,享受每月50元政府补贴;C类是有经济收入或生活条件较好的老年人,购买服务价格优惠20%左右,优惠部分由政府补贴给服务企业。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