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新蜜月
问题
近20年来,中俄两国从共同利益出发,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双方努力推进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一)双边矿产品贸易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提升,以及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之间的矿产品贸易在不断加强。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俄贸易额达到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创历史新高。其中中方对俄罗斯出口158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176亿美元。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贸易中俄贸易中占44%,总额达到147亿美元,其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127亿美元,俄罗斯从中国进口20亿美元。2000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147.67万吨,2006年增加到1600万吨;铁矿石2000年尚未向中国出口,而2006年则达到333万吨。与此同时,2006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矿产品有的品种也有所增加,其中石墨1万吨、耐火豁土2.8万吨、重晶石3.3万吨、硅藻土0.29万吨、各类镁矿7.9万吨、白水泥5.9万吨、滑石0.8万吨、沥青9.6万吨。
(二)能源矿产资源合作渐入正轨
2006年3月,中俄两国共同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指出,在能源领域,中俄双方均支持两国企业投资开发油气资源和挖掘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潜力,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互利合作,包括在石油天然气加工、石化及动力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合作。就在《中俄联合声明》签署的同一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分别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三份涉及中俄油气合作的文件,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关于在中国、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则协议》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会谈纪要》。
中俄能源矿产领域合作渐入正轨,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萨哈林维宁斯基区块联合勘探和合资经营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等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在两国境内分别组建合资公司拓展上下游合作迈出了新步伐。2007 年4月中国辽宁省辽阳市建成年产量550万吨的俄罗斯原油加工基地。
(三)非能源矿产资源合作有所进展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合作逐步加强。两国企业在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支持企业开发俄罗斯赤塔州别列佐夫铁矿和诺永达拉果铅锌矿、图瓦共和国克兹尔一塔什克铅锌矿,并希望能参与赤塔州乌多坎铜矿开发项目。2006 年4 月在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召开的“中俄毗邻地区矿产资源、房地产开发、农业项目对接会”上,双方初步达成3 个矿产开发项目合作意向。2007 年3 月俄罗斯“中国国家展”期间,两国矿产资源利用合作也成为重要主题,俄罗斯北方钢铁公司与中方签署了进出口钢材和矿产品的协议,其中包括进口铸钢产品和出口耐火材料协议;俄罗斯还计划在中国投资修建一座铝厂和两座各为1000 兆瓦的电厂;俄罗斯图瓦共和国政府与中国龙兴国际资源开发公司还签署了总投资2.06 亿美元的吉格吉尔一塔什德格铁矿开采协议。4 月俄罗斯特维尔州沃斯捷克公司(oAo BocTek一TBepb)与中国深习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Norinco International cooration Ltd )签订了在俄罗斯特维尔州合作建设设计能力为16 万吨/年的浮法玻璃厂,5 月中国铝业公司及俄罗斯阿里阔姆公司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政府签订了海绵钦项目合作协议。
此外,中俄接壤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活动,如中国黑龙江省的龙兴国际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分另外与俄罗斯的阿穆尔、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区、赤塔、新西伯利亚、秋明、伊尔库次克、图瓦、萨哈(雅库特)等州、边疆区、共和国亦建立了良好的投资合作关系。
(四)地学和矿产资源合乍研究不断深化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俄两国地质矿产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地学和矿产资源合作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与俄罗斯联邦地质与矿产利用委员会签署了《地学领域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并在此基础卜开展了许多重要的合作研究工作,如共同编制黑龙江两岸中俄接壤地区1 : 250 万地质图。200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和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又签署了《关于在地质与矿产利用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协定》,确定了合作的优先方向。2006 年“中国俄罗斯年”活动中,在北京召开的“中俄地质与矿产资源研讨会”期间,双方又在各领域提出了一大批合作意向,展示了两国在地学和矿产资源领域未来共同发展的愿景。
油气资源合作
中俄是相邻的两个大国。近年来,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11月下旬,作为“中国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方在圣彼得堡举办了中国“地学年”,两国油气资源合作及油气资源资料交换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油气长期、稳定供应的需求,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实施、藉油气资源开发拉动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意图等,是促成双方在油气领域合作拓展的关键因素。俄罗斯政府已经明确强调,对东方的能源出口是一个战略方向。
未来中俄间油气资源合作的前景的确是比较广阔的,但现实困难重重。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以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到中国的数量、时间、出口方式等几个“尺度”思考,在石油、天然气仍是主要能源的时代,俄罗斯将很难达到中国的最低期盼,即出口到中国的油气量的增长幅度超出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出这个判断,都是过度乐观的。
森林资源合作
目前俄罗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并且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中国对俄罗斯森林资源需求旺盛,中国已经在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成效显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系统分析中俄两国在森林资源合作开发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已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是两国积极推进的大项目之一。未来中俄两国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将呈现好的发展态势,并提出了政府和企业在扩大对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中俄新蜜月-英文翻译
中俄新蜜月,The New Golden Age in Sino-Russian Relations.sino多用于组合词的前缀,如表达中美,中日等场合:sino-US,sino-Japan,中欧关系:Sino-Euro。
honeymoon,作为a holiday taken by a newly married couple,想必它是每对有情人的憧憬。但是honeymoon作为名词的第二层含义:(新生事物、新建关系等的)短暂的和谐时期 the early (usually calm and harmonious) period of a relationship; business or political.
honeymoon在用来描述一段时期时,除了“他们很亲密”之外,还暗含着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这段时期是某些大事件之后的一段时期after some event,比如一场战争a war 或是改朝换代 a change of government等等之后的一段时期,They like each other。所以如果中俄新蜜月不能用honeymoon来翻译。
温家宝总理在莫斯科出席第五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正向更高水平迈进。于是有媒体将现阶段的中俄关系称为“中俄新蜜月”。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The New Golden Age in Sino-Russian Relations中俄关系新的黄金时代,既形象又准确。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