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歉人
足够的认识。试想,如果职业道歉从业者只关注道歉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不去过问道歉是否真诚、合情合理,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充当了“道歉人”的工具的话,那么职业道歉就不应该存在。所以,我们所应该做的不仅是承认职业道歉作为一种职业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还要将其纳入相应的职业道德范畴,从内外两个方面对职业道歉从业者进行监督和制约,只有这样,有关职业道歉合理性的种种争议才有可能平息。换句话说,就是职业道歉从业者应恪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歉人-相关人物
1999年,高曙东在陕西省西安市最早开展了代人道歉、调解纠纷业务,但当时只能以信息服务部的名义注册,起初为了拉客户,一律免费服务。“代您道歉,化解矛盾”的广告在报纸上登出后,短短几个月就处理近百起业务。从1999年至2007年,8年间他们共 “道歉”2100次。如今,曾被央视《实话实说》崔永元称为“中国道歉和事服务第一人”的高曙东,是西安金桥道歉服务公司总经理,拥有员工30多人。
2000年,中国第一家“道歉公司”在重庆市亮相,以代理送花、送明信片、写信、安排度假、打电话等方式安排道歉。也正是从2000年起,大陆突然兴起“道歉公司”成立热潮,专门给人当“和事佬”,业务项目包括代替送礼、口头道歉,客户碰上的状况从邻里冲突、男女三角关系到婆媳相处都有。紧随重庆,“道歉公司”接着在杭州、温州、天津、承德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天津的“致歉礼品传递公司”成立之初,生意尤其红火。其后,这股热潮逐渐退去,放慢了前进的脚步。
2004年2月,大连市长江路十字路口,竖立起声称为人包办“道歉”的特殊招牌,一次成功道歉收费80元。
2006年,哈尔滨市一栋居民楼内悄然出现一家道歉公司。
2007年4月,一家和顺道歉调解公司在安徽合肥市芜湖路成立,正常收费80元起步,公司每天都能接到一两件业务,开办半年,先后帮助不少顾客化解了多年矛盾。第一笔业务是调解一对恋人的矛盾,最大的一笔业务是两个单位之间发生了矛盾,他们接受一家单位委托上门道歉,收了500元。他们一般通过策划,让发生矛盾的双方互相沟通、消除隔阂,具体工作是先与求助对象见面,全面了解求助者与其道歉对象之间的恩怨,第二步分析“案情”,为求助者提供心理疏导,最后策划道歉方案。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